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师团队>语文组>教研活动

优秀评论笔记——田芷嘉


时间:2020-04-24 作者: 阅读:


原文: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他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
评论:
梵高这一生于自我到底值不值?他终其一生去追寻,想要的到底是得到他人的欣赏还是自我的救赎呢?
我幻想着,梵高,天才+精神病这么奇异的搭配,或许天才就是精神病,向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而他却似明镜蒙尘,白玉有瑕,受尽庸俗世人的冷落欺侮,谩骂殴打,冷眼嘲笑,每月靠着弟弟的接济勉强过活,疾病的疼痛使他无法作画。他追求爱情,甘愿付出一切,那位心爱的姑娘却被他吓得落荒而逃,将他远远推开,徒留一人心碎一地;他追求赏识,甘愿释放生命,那些自傲的权贵却把他嘲讽得一无是处,将他狠狠踩死,只剩一人零落了斗志,重拾再满腔。他割耳是为了证明自己真心,还是渴望救赎?他因抑郁患上精神病是为了证明自己才能,还是渴望在精神的世界里找寻?外国的名画大家向来总是故去了,才扬名天下,价值万镑,享誉盛名。梵高成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好像,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证明自我,寻找自我。
我幻想着,于是梵高来到了19世纪后叶半的法国南部一个叫阿尔的小镇里,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农村里画《向日葵》,他的嘴角勾起了幸福的笑。我幻想着,那可能是个夏季,充沛的阳光热烈地烘烤万物,卷边的葡萄叶耷拉在幽黑盈盈的葡萄上,土坡径外里的蝉隐匿在深处,鸣得绵长又聒噪。八月的熏风里都是葡萄的甜味和麦田的清香。
梵高如痴如醉地描画着向日葵的模样,他也陷入想象,激烈、狂热、偏执、热爱,用尽刺眼的明黄色也描不尽他心中无尽的希望,他的心迸发着同这骄阳一样的喜悦激动。画布上的向日葵,也喷薄着它所有的热情和浪漫,以至于看起来有点开过了头,开到了荼靡,开到了末路,还在喷薄,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梵高也是如此。阿尔的麦田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难道你可以说,他每一幅作品都在表达对生命狂热的激情,这只是在为了证明吗?梵高那颗敏感又热忱的心啊,在我们永远看不到,永远都体会不了的苦海里沉沦。他不回首,只是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巨作,给我们这些根本不懂他的人“品鉴赞叹”。


版权属于: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设计维护: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