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师团队>语文组>教研活动

提升自身学养 让现实丰满起来


时间:2019-09-23 作者: 阅读:


立波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确实我们的教育理想是美好的,当理想遭遇现实,该是怎样的惨烈。
回顾新课程这几年走过的艰辛历程,不难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的一厢情愿与下级的无动于衷。
新课程来源于高层领导在见到西方某些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后,深感我国现存基础教育的弊端,而引发的一场自上而下地的改革。打个比方说,新课程改革正如柏拉图式恋爱,充满浪漫和不切实际,恋爱需要双方的你情我愿,而非你有情我不愿。而上级的一厢情愿,造成一味的单相思,可下级这位“美女”就是没感觉,没触电。上级是三令五申,强调轰轰烈烈,真是“爱你没商量”,而下级却只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犹如以汤沃雪,上级足够的热情温暖不了冷酷的现实,所以温家宝总理听到的“玻璃”课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新课程的以人为本与考试的统一划一。
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的发展,注重人性化,注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可是考试的统一化,答案的标准统一,让新课程如新媳妇,怕见“高考”这个公婆。于是不管上级如何打雷,下级却只是隔岸观火,穿新鞋走老路。
曾记得看过的《教育的悲哀》一文:
“严重超负荷的学习时间
“3月17日晚,河南省素质教育示范性高中之一的南阳市西峡县第一高中里,成绩并不错的高三女生小蓓(化名),从5层高的教学楼上翻身跳下。而当小蓓在医院接受手术的同时,该校另一名高三女生晕倒在了课堂上。
“西峡一高发生的另一起事件也同样在当地被传得沸沸扬扬:2008年12月15日上午上第一节课时,该校排名全年级第五的复读班学生小勇猝死课堂。”
面对愈演愈烈的高考应试教育,面对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摧残,学习何来轻松,教育何来快乐。我们不由叹息,高考不改革,又如何提倡新课程“以人为本”,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迎来教育的春天。
三、新课程的三大亮点与实际操作的三大变味。
新课程的三大亮点是研究性学习、学分制与选修课、学业水平测试,如果说这三大亮点好比美味,那么操作的调制过程却让它们完全变了味。
研究性学习的自主研究过程是有了,却缺乏实实在在的合作;选修课的学习已经完全上成了必修课,违背了拓宽知识视野这一初衷,而变成了应考的筹码;学业水平测试已经变成了第二次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不佳就遭生教育厅摘牌或警告,逼得老师们不得不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必修和选修的大部分课程,然后不得不留出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复习应对学业水平测试,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加重了学业重负,学生老师都苦不堪言。
四、新课程学业的高标准要求与老师学养的参差不齐。
由于新课程要求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对老师课前准备,课堂中老师首席地位的指导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有效地提高老师的学养,而全国各中学几百万老师素质参差不齐,也使新课程的推行举步维艰。
所以理想遭遇如此现实,惨烈、悲壮可想而知。这样的悲壮,总会让我想起屈原,为了坚持“美政”理想,遭遇楚王昏庸的现实,于是披发行吟江渚之上,不得不以投江而表皎皎我心的执着。当然,我们钦佩屈原的执着和驰骋,但我们决不愿“举身赴清池”,更不希望理想就此破灭。
那到底如何面对惨淡的现实,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提高自身的学养,老师学养不仅仅是个人提升,而且是所有语文老师乃至整个教育界的提升。

首先,以素质教育为己任,潜心学习不断反思。
有一个“拔萝卜”的故事,老爷爷拔萝卜,拔不出来,老奶奶来帮忙,还是没拔出来,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来帮忙,还是没拔出来,最后,小老鼠来帮忙,萝卜终于拔出来了。这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小老鼠的力量不可忽视。其实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乏做一只帮忙拔萝卜的小老鼠,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己任。当然光有为己任的责任感是不够的,更要善于学习善于反思。
如何学习呢?学习在于守住灵魂深处的宁静,曾记得张万祥老师送给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段话,“在喧哗中潜心研究;在浮躁中沉静思考;在清贫中创造财富;在平凡中铸就伟大。播下科学和文明的种子;孵化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我们尽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写作,在学习反思写作中提升自我学养,众志成城,一定能拔出新课程这个“萝卜”,也一定能“摧枯拉朽”。
其次,用快乐的心态直面惨淡的现实。
心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心的高度决定追求理想的决心,从自身做起,从自我课堂做起,努力践行,提高自我人格魅力,以期“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锻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当我们成为学生的偶像时,自然可以造就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再次,关注并致力于教材本土化的改革。
本土化体现在何处,我们的湖湘文化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教育。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开掘身边的活“教材”,为这场学习西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注入浓郁的地域新血液,那么学生的素养也会在我们的开掘中得到提升。
路遥云“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我想,只要每一位语文老师切实行动,用初恋般的热情,用宗教般的意志,就能真正让我们语文教育的理想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版权属于: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设计维护: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