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订阅号,欢迎关注
1.春
“春”是在自然节序变化的感召下孕育成形的。其最初的内涵是温暖、生命、兴盛。后升华出富有人事哲理色彩的象征意义,如青春年华、男女情爱、美好理想等,或叹惜红颜难驻、青春易逝,或惆怅佳偶不见、思虑前人,或追寻安憩的家园,或憧憬人生的理想,或关心国运时世,或叹惜功名。
2.秋
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的意象积淀着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施闰章《舟中立秋》:“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3.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5.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如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与冷清、萧条有关。
6.清明
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