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公众号
APP
切换导航
首页
学校概况
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党群工作
学生天地
【水晶宫万博】
德育经纬
后勤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新高考题型)2.精选真题训练一(2)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现代文阅读Ⅱ(散文)
时间:2021-07-07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c8e6f1161a889a0fb859a11e05151c2d.docx
c8e6f1161a889a0fb859a11e05151c2d.docx
(36.40 KB)
组合一
(2)
语言文字运用
+
古代文化常识
+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
)
限时:30分钟
总分:3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0山东滨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1分)
北方人好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和精致,菜品味重色暗,
①
。不过寻常百姓家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所以那些家常菜一直是我们的最爱。如果不年不节的,平素大家吃得都很简单。由于故乡地处苦寒之地,冬季漫长,寸草不生,
②
。我们食用的,都是晚秋时储藏在地窖里的莱:土豆、萝卜、白菜、胡萝卜、大头菜、倭瓜,当然还有腌制的酸菜和夏季时晒的干菜,比如豆角干、西葫芦干、茄子干等。人们喜欢吃炖菜,冬天的菜尤其适合炖。将一大盆连汤带菜的热气腾腾的炖菜捧上桌,寒冷都被赶走了。人们喜欢把主食泡在炖菜中,比如玉米饼和高粱米饭,一经炖菜的浸润,有如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滋味格外的醇厚。而到了夏季,炖菜就被蘸酱菜和炒菜代替了。
园田中有各色碧绿的新鲜蔬菜
,
菠菜呀
,
黄瓜呀
,
青葱呀
,
生菜呀
,
等等
,
都适宜生着蘸酱吃
;而芹菜、辣椒等则可爆炒。这个季节的主食就不像冬天似的以干的为主了,这时候人们喜欢喝粥,芸豆大米查子粥、高粱米粥以及小米绿豆粥是此时餐桌上的主宰。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
A.对比 比喻 比拟 B.比喻 借代 对偶
C.借代 对比 排比 D.比拟 对偶 排比
答案 A “人们喜欢吃炖菜,冬天的菜尤其适合炖……而到了夏季……”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寒冷都被赶走了”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一经炖菜的浸润,有如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园田中有菠菜、黄瓜、青葱、生菜等各色碧绿的新鲜蔬菜,都适宜生着蘸酱吃。”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
====================================================================
====================================================================
====================================================================
答案 ①原文修饰成分独立成句,强调了菜的品种之多。②原文使用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明快。③原文表述口语化,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句式和语体三方面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从内容上来看,原文先说蔬菜,再分开说蔬菜的名字,起到强调作用;从句式上来看,原文“菠菜呀,黄瓜呀,青葱呀,生菜呀,等等”用的是短句,更加简洁明快;从语体上来看,原文口语化特点明显,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
====================================================================
====================================================================
====================================================================
答案 ①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 ②所以吃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
解析 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根据语境来填写。第①处,根据横线后的“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可知,所填的句子一定和“席面”有关,再结合横线前的“菜品味重色暗”,可知此处应填写“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横线前“由于故乡地处苦寒之地……”和后文列举的蔬菜的类型可知,此处应填写“所以吃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之类的句子。
4.(2020山东烟台模拟)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月25日发布公告,①要求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及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市场价格,②维护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④大量囤积紧张的市场供应防疫用品,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⑥串通涨价,以及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⑧对典型案例及时予以曝光。
答:
====================================================================
====================================================================
====================================================================
答案 ①在“价格”后加“监管”。③在“捏造”前加“对”(或:对于)。④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⑤把“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解析 第①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价格”后加“监管”。第③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捏造”前加“对”(或:对于)。第④句,定语语序不当,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第⑤句,与前后句结构不一致,影响语意表达,把“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5.(2020山东青岛质检)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5分)
火神山医院作为一所治疗传染病的应急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病房,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污水经过5小时消毒处理合格后才会排入市政管网,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答:
====================================================================
====================================================================
====================================================================
答案 ①分区严格;②病房设计避免病毒外传;③污染物处理严格。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总写火神山医院“防护措施近乎苛刻”;第二句话写火神山医院分区严格;第三句话写病房设计的特点;第四句话写污染物的处理。据此可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
二、古代文化常识(3分)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九鼎,相传夏禹用九州的青铜铸成九个鼎,夏、商、周三代奉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B.弱冠,古代男子十五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以示成年,因体犹未壮,
故称“弱冠”。
C.临朝,指临御朝廷处理政务,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代太后可以摄政称制,代行皇帝职权。
D.传国玺,即秦以后封建帝王历代相传的玉玺,传为秦始皇时所制。秦亡归汉,后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
答案 B 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三、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逢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位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少许多光辉。
⑤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他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周游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情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嗒嗒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偾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死法,更符合他的个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不认同中原的文学风格,因而他的诗没有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而是充满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
C.李白不习惯仰视,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人,他不愿意盲目追逐世间富贵,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趋附权贵。
D.李白是诗人中的游侠,从文中来看,他重侠轻儒,藐视权贵,这体现了他追求平等、自由、飞扬、激情的生命愿望。
答案 B 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并不是“不认同中原的文学风格”;而且李白的诗并不都是剽悍与纯粹的。
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题目中的“西域”语义双关,既指李白的出生地,也指诗风,说明本文是从异域风格的角度来研究李白的。
B.“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运用比喻手法,把故乡比喻为根;李白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祖上遭流放,他就没有了故乡。
C.作者描绘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是为了衬托李白诗歌的西域风格,引出李白的诗风对唐诗的影响。
D.结尾以诗化的语言总结全文,点明主旨,高度赞颂李白对大唐诗坛的突出贡献,言简意赅,意蕴无穷。
答案 B “是因为他祖上遭流放,他就没有了故乡”表述有误。作者认为李白拒绝的原因是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9.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位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4分)
答:
====================================================================
====================================================================
====================================================================
答案 前者: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后者:饱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相遇之时。
解析 体会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两个“此”,都是代词。第一个句子“历史在此与一位伟大的天才相遇”,“伟大的天才”指李白;这个“此”指代的内容包含在上一句“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中,结合句意,“此”指代时间,即“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第二个句子“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此”指代上一句的关键信息“只有大唐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的脚步”,即李白与大唐相遇之时。
10.作者在第①段中说:“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
====================================================================
答案 ①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践行着。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
解析 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李白独特诗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大唐诗坛的影响。原因分析部分主要集中在第②—⑥段。仔细分析揣摩即可知道李白的特别之处。
版权属于: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设计维护: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
×
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订阅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