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句名篇背诵】《师说》
1.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2.唐代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 ,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6.《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8.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 ”。
9.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__”。
10.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本末倒置。
11.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师说》中,揭示世俗对从师者嘲笑的原因是因为年龄、学问和修养相当就不能称呼为老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能比我强点,我就能拜他为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愈在《师说》中,首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接着,列举了从师之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5.韩愈在《师说》中,列举了孔子尊奉为老师的人的才德事例,意在表现他们的总体水平不一定超过孔子,但孔子还曾虚心向他们请教了某些方面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韩愈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韩愈倡导以能者为师的理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
识记文言实词】(小试牛刀,请选出对应的词义的序号)
1. 故
①原因,缘故 ②所以,因此 ③故意,特意 ④旧的,原来的 ⑤故交,老朋友 ⑥交情 ⑦衰老,衰退 ⑧死亡 ⑨还是,仍然,仍旧 ⑩通“固”,本来
【推导提示】"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项伯与张良有故 ( ),遇项王欲杀刘邦, 故( )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 “公何故( )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 )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 顾
①关心,照顾 ②顾虑 ③回头看 ④看(如李白《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⑤看望,拜访 ⑥只是,不过 ⑦还是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虑""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 )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 刘备疑孔明之计, 临行顾( ) 之,后顾( )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 )其家人,则曰:“顾( )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 ”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 固
①坚固 ②坚决,坚持 ③坚守 ④固执,顽固 ⑤本来,原来 ⑥通“故”,所以,因此
【推导提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齐据险地之固 ( ),敌攻,将欲战。 齐将田忌固 ( )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 )。田忌故固( )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 )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 归
①女子出嫁 ②返回,回来 ③归还 ④归附,归属,属于 ⑤通“馈”,赠送
【推导提示】"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 ) ,周瑜雄姿英,且吕蒙既归( ) ,使江东之属归( )之,孙权兵强马壮,曰: “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
- 国
①国都,首都 ②周代的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 ③国家 ④国事 ⑤地区,区域(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南国即南方)⑥地方
【推导提示】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 )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 ) 。筑堤浚池,于国( )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 ) ,亦足尽心耳也矣。
三
、【
成语积累】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
独具只眼: 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不易之论: 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自行其是: 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毁家纾难: 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一文不名: 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坐地分赃: (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款、赃物。
下车伊始: 旧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四
、【文化常识】
——
地方官职
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地方总督多因戍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两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一般省里设有三司,即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第三个负责指挥军事,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
按察使:官名。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内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五、【
素材积累
】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半盲”扶贫局长张渠伟:
推迟手术,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月18日晚,下乡归来的张渠伟在忙碌一天后并未选择回家休息,而是来到了单位会议室观看节目。节目播出后,同事朋友的祝贺纷纷如期而至,而他本人却感到:“内心很平静。”
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张渠伟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常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还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住院期间,他曾3次拔掉“输液管”偷偷回到了工作岗位。
最严重的时候,医生曾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失明。可是他却说:“没时间住院啊,能不能先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带着3个月的药物,张渠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一桩一桩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连复查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医院,让医生根据口述症状帮忙开药。
真情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据数据统计,渠县四年共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这一条扶贫之路,张渠伟走得辛苦,却依旧坚定。
“获此殊荣,我仅是扶贫战线的代表之一。”节目播出后,张渠伟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殊荣对他而言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唯有扎根扶贫一线,更加努力地工作和顽强地拼搏,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张渠伟说。
颁奖辞:
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颁奖辞: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颁奖辞: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