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项复习之礼俗
时间:2019-10-10 作者: 阅读:
1.礼俗 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2.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 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一是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1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笄(jī)礼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
6.合卺(jǐn) 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7.妻 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妾 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9.姬 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后来又成为富贵人家婢妾的美称。
10.媵(yìnɡ) 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称为“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如《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1.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2.文定 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13.朝 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如《礼记•王制》“五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朝贡”。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14.觐 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则天子失礼。如《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15.聘 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如《礼记•王制》疏云“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
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如《左传•襄公元年》“九月,邾(zhū)子来朝,礼也”“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所以叫聘。
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礼记•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所以《左传》注曰“诸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
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的名称。由此国往彼国的聘叫作“如”。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戍(shù)之聘也”。季武子自鲁去宋,叫作“如”。反之,在襄公十五年时,宋派向戍来鲁国,就说成“宋向戍来聘”。这是由彼国来此国,叫作“聘”。所以说“内适外言如,外适内言朝聘”。意思是: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6.誓 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如《礼记•曲礼》“约信曰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à)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17.盟 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如《礼记•曲礼》“莅牲曰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18.歃血 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如《史记•毛遂自荐》“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结盟以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宋国在五月间遭特大火灾,冬,与宋同盟的十一个诸侯会于澶渊,共同以财货来援助宋国。
19.遇 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如《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诸侯途中相遇,以距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如《左传•隐公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20.免胄 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如《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
21.祖 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22.封禅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如《白虎通》云“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古代帝王祭天地时最隆重的典礼叫作“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高,离天近,所以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作禅。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yì)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
23.斋戒 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24.衅钟、衅鼓 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如《殽之战》“不以累臣衅鼓”。“衅鼓”在这里是“处死”的意思。
25.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指代国家。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又如《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6.牺牲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7.太牢 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28.少牢 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如《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29.崩 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如《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又如《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0.薨(hōn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31.死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如《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32.棺椁 “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33.殉葬 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即人死以后,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周代以后多用“俑”代替活人,有时也把死者生前用的饮食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作为随葬物品。
34.殓 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35.殡 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36.七七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即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37.丧礼 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38.坟墓 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39.合葬 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40.稿葬 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如《促织》“日将暮,取儿稿葬”。
41.庐冢 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如《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2.坐 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作“跽(jì)”。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43.跪 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又如《论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44.长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45.跽 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闯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又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46.箕踞 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箕畚,叫作“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47.拜 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如《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稽(qǐ)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jī)留,所以叫作稽首。
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作顿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作空首。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如《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撎(yī)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
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颡(sǎnɡ),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
48.揖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如《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如《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性,天揖同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49.执手 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0.寿 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
51.趋 古代见皇帝一般用趋礼。趋是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臣子对君主、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卑贱者对尊贵者时常常会用到。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
52.郊迎 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
53.万福 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
54.九宾 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55.百姓 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于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了。“百姓”遂随之指称一般平民。
56.布衣 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又如《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7.臣 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如《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58.黎民 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59.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又如《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60.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61.黔首 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如《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2.庶人 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63.小人 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如《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二)尊卑
1.室内座位尊卑 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2.车座的尊卑 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4.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
(四)忌讳
1.古人讳言“钱”字 “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将用钱买官谓之“铜臭”等。
2.古人讳言如厕 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古人讳言“死”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五)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家讳。
1.国讳 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例如《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
2.家讳 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例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釐”。又如“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信陵君窃符救赵》)
3.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K”。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版权属于: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设计维护:万博二维码扫描登录 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