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体教分离”的三大主要结构性的机制依然存在,“体教融合”的三大障碍没有得到解决,即两个管理青少年体育的国家管理机构以及其庞大体系依然同时存在;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另国民教育体系”依然存在,高水平的青少年选手竞赛和较低水平的学生竞赛依然是“两张皮”。因此,本文认为真正能“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体教融合”在目前还难以实现。
真正意义的“体教融合”应是“体回归教”,即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同时,职业竞技体育回归体育文化产业体系,社会体育回归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新“举国体制”的框架构成。一般认为,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青少年训练体系:(1)与中国相似的苏联体系;(2)以学校体育为核心的美日式体系;(3)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核心的德国体系,而竞技体育主要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的美日式体系。而中国的“体教融合”应该是从第一种体系向第二种体系的转变。
应该说,这种转变并不是很难。从世界范围看,第二种体系是多数, 拥有众多成功的经验和借鉴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体教分离”之前的青少年训练竞赛就是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体教结合”以来的青少年学生运动训练的成果为实现青训向国民教育体系的回归奠定了基础,表现在:(1)学校内青训竞赛条件大为改善;(2)学校教练和裁判人才有了相当的储备,不少优秀退役运动员成为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3) 教育系统组织和举办大型学生竞赛乃至国际比赛的能力不断提高;(4)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在招生和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有了些许成功的案例。
2014年开始的“校园足球”成为“体教融合”的首战和“遭遇战”。“校园足球”实际上开始了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建立“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的做法,对其建立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索,一些优秀的“校园足球”的经验为新的青训体系做出了标杆。“校园足球”中提出的“踢好足球上名大学”的口号,彰显了通过搞好大学足球队布点并创建大中小学名牌联赛,以利用名大学“龙头牵引”效应,建立由上而下的大、中、小学名校足球运动队梯队建设,进而解决好体育经费进入教育经费、足球教练队伍回归高校、强化学生运动员专业学习与学籍管理等措施的方法论体系。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