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检测试题卷
一、单选题(3×21=63分)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蜂
D.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 B.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C.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 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4.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就谢氏公司违反活禽行业“价格管制”案做出终审判决:非常形势并未创立或扩大宪法权力,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法的,并据此裁定谢氏兄弟无罪。该判决旨在说明( )
A.谢氏兄弟没有违反地方政府条例 B.总统无权制定行业公平竞争法规
C.最高法院对宪法有最终的解释权 D.国家干预经济违背自由主义原则
5.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 )
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C.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D.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
6.新政府面临着紧迫的任务,战争还在进行,彼得格勒面临德军威胁,农民在等待解决土地问题,工业品比前一年减少了1/3,粮食价格比战前上涨了10倍,士兵不听指挥,到处是难民、逃兵、流浪者。上述材料描述的状况( )
A.促进了沙皇俄国的覆灭 B.加快了二战转折点的到来
C.导致资产阶级政府倒台 D.加速了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7.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这反映出( )
A.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 B.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C.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8.“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9. (2018·福建漳州二模·29)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0.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外交临起于一战后。民众逐步参与过去为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形成了声势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这主要缘于( )
A.中国是战胜国列强放弃在华的权益
B.一战爆发给民众带来参与外交契机
C.民国建立后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
D.新文化运动促进国民外交意识高涨
11.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12.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3.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
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 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14.中共重新印发1933年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的一些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坚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新发布的土地文件则“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五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上述现象可能出现于( )
A.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边区 B.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陕甘宁边区
C.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解放区 D.过渡时期的新中国
15.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此后,西欧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上述对外政策的调整都反映了( )
A.在对外关系中彻底排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对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走向
D.冷战背景下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孤立
16.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
A.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17.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后,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它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的更大图谋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说明(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对抗 B.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与不确定性
C.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对抗受双方政策影响 D.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
18.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
19.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20.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21.一定条件下,我国的县可以整县改市,例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2万等指标。据统计1986—1988年,平均每年新设县级市数量达21.3个,这期间县级市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二、材料阅读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总方针:“第一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它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环里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间的连接点上。”……“无论是单个还是集体,我从来不认为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从不支持这种想法。”
——摘自《丘吉尔演说集》
材料二 ……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上蓬勃发展,政治上权威和影响也随之增强。到20世纪60年代,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与西欧的接触更加频繁。……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美国强调自身的领导地位,并提出“大西洋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治和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
表2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经济统计》
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
出口贸易增长率(1951—1961年) |
欧洲共同体六国 |
英国 |
英国对欧洲共同体 |
英国对英联邦 |
4% |
2.3% |
9.2%→15.4% |
50%→32% |
——摘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转变及启示》
材料三 经过10年多的艰苦谈判,在第三次申请加入后,1973年英国终于成为欧共体的成员。……然而加入后,英国国有的产业和社会结构引起的失业上升,制造业落后,国际性的通胀和经济衰退,又促使英国把欧共体当做替罪羊。
——摘自《论战后欧洲一体化中的英国外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三环外交”方针产生的背景并归纳其思想核心。(8分)
(2)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外交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对我们的启示。(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只是在六部尚书的时候提及满汉分权且并没有体现“以满制汉”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关清代官职设置的新特点,都表明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得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立而非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故C项错误;“相对完善和成熟”,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罗马法“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反映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但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故B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腊雅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故C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1706年”以及“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可以判断这时国王仍掌握行政权,故选A项;1706年的英国未形成责任内阁制,排除B项;从材料“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看不出政党和国王的制约关系,排除C项;英国王权是逐渐被限制的,光荣革命的成果没有受到侵蚀,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材料中“美国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法的”表明,即使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总统也不能擅自“制定”“法规”,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最高司法解释权、审判权归最高法院,故选C项;材料中最高法院进行判决的依据是针对总统制定法规的判决,而并非针对谢氏兄弟是否违反地方政府条例,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总统制定行业法规是国会赋予总统的权力,这是总统权力扩大的表现,但材料不是强调总统权力的大小,而是强调无论任何机构或总统的行为都不得违宪,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司法权,与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无关,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可知阶级矛盾尖锐,从而易诱发革命,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与革命,而非强调城市斗争,排除A项;材料强调阶级革命的可能性,而非强调暴力反抗的必要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与革命,而非强调工业革命后阶级的变化,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新政府”“战争”“彼得格勒面临德军威胁”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战时期二月革命后的俄国,结合所学过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可知,材料描述的状况导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倒台,故选C项;沙皇俄国的覆灭是在二月革命中,与材料“新政府”不符,排除A项;二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可知南北洋大臣的职位由湘系和淮系势力垄断,这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故选B项;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可知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体现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A项;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可知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外交机构并不完善,排除C项;材料主旨涉及清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属于内政问题,与半殖民化无关,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革命史观或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时,义和团的反抗被赞美,符合革命史观中关于阶级斗争的内容,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时,义和团的毁坏行为遭到谴责,符合近代化史观的观点,选择C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但没有建立“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没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中无论“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都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近代中国外交自“一战后”发生了变化,由“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变为“民众逐步参与”的“国民外交”,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分裂,出现多个政治力量中心,北洋军阀政府看似统一,实际分为多个派系,无法形成对对方的有力控制,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一战”后中国人利用国际法、国际规则和国际机遇,主动融入国际体系,是一种外交进步,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更没有放弃在华权益,排除A项;世界大战并不是使民众参与外交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促进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而不是外交意识的高涨,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并不一定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而且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方式,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及的时间点——1946年4月、政府机构——晋察冀解放区,可知题干的所述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根据国民参政会的性质——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进行的有益探索,故选C项;题干述及的是国民参政会委员的选举工作,没有涉及多党合作问题,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题干中的参政会“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不属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题干中的参政会“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没有涉及农民阶级,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重新印发”“坚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恰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战争中的宣言为实现黑奴解放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可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给予农民土地,从而为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保证,故选C项;据材料“重新印发1933年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的一些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可知并非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依所学,全面抗战时期,国家保障富农、资产阶级、地主等的利益,从而巩固统一战线确保战争胜利,排除B项;依所学,过渡时期的中国从土改到农村生产合作社,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且与材料中“解放与南北战争”的表述不相符,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国际关系突破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但远未达到彻底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故A项错误;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不是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故B项错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关系缓和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了20世纪20年代,冷战是20世纪40年代后的状况,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中的一次对抗,故A项错误;据材料“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葬,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可以得出当时中国的态度是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故B项正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中的一次对抗,破坏了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状态,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明意识形态的不同并非导致中美关系的对抗,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能说明其摇摆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可知,二者的关系受双方的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中国出兵朝鲜导致中美关系的彻底破裂,并非扩大国际影响,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美国依旧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多极化趋势在加强,但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表明新兴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新兴大国“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故D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苏东剧变,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破产,原先为计划经济体体制的国家纷纷改革,探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苏东国家和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非所有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两种经济体制的转变,非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别,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计划经济体体制使某国经济发展怎样,市场经济体制使某国经济发展如何,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论及全球的政治问题,没有谈到经济全球化,故A项错误;“起决定性作用”不等于“决定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故B项错误;21世纪出现三大“大国群体体系”,对全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说明国际政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表明三大“大国群体体系”,对全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谈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据材料“整县改市”的条件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2万等指标”“1986—1988年,平均每年新设县级市数量达21.3个”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结果,故选B项;据所学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排除A项;据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变革土地经营权,并未引起非农产业人口的大量增加,排除C项;据所学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扩大这些城市的经济活动权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2.【答案】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分)
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
历史史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分)
示例:
不同: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找到不同,是解体关键,然后运用历史史实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多种思维加以分析即可,注意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23.【答案】(1)背景:苏联扩张与“冷战”兴起;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英美关系的密切;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6分)思想核心:保持英国的大国国际地位。(2分)
(2)变化:从以美国和英联邦为重心到向欧洲转移。(4分)原因: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影响力增强;英美关系的变化,英国的重要性下降;美国调整对欧洲国家的政策;英国经济衰弱;英国与欧洲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8分)
(3)启示:经济与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变化的基础;采用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善于抓住国际形势变化的机遇: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变化的根本;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后所带来的各种困难。(5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时间点1948年,以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这里的“它们”指的就是苏联及其阵营;在第二环的论述中,特地提到了“美国”“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可以看出英国非常重视和美国的关系;再结合1948年的时间点,可以想到美国提供的马歇尔计划,三环中把英国和欧洲区分开来,可以得出这时英国的外交政策。第二小问思想核心,“唯一国家”“连接点”“不应成为联合欧洲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三环外交的核心在英国自身。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可以得到关键词“欧洲”,根据“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可以得到关键词“美国”,根据图表英国对英联邦的数据50%→32%,可以得到关键词“英联邦”。第二小问原因,找变化的原因可以采取主体分析法,根据材料二“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思考欧共体的原因;根据材料二“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可以思考美国和英国的原因。通过表2可以思考欧洲市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可以从英国外交政策制度的依据推出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启示;根据材料二可以从英国外交重心的变化原因推出外交政策变化因素的启示;根据材料三可以从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变化推出应对政策变化困难的经验和教训。